近日,廣東深圳的光明國際中醫藥港正式運營,這一集產、學、研、用、商、儲備為一體的中醫藥綜合性平臺,將成為帶動廣東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促進人才、資本、知識、技術等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重要引擎——
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高科技產業聚焦……這是廣東深圳的標識,而這樣一座快節奏的現代化都市卻與傳統中醫藥結下了不解之緣。近日,坐落于深圳市光明區的光明國際中醫藥港正式運營,這一集產、學、研、用、商、儲備為一體的中醫藥綜合性平臺,將成為帶動廣東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促進人才、資本、知識、技術等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重要引擎。
“發展中醫藥,人民有需求,我們有實力。”光明國際中醫藥港設計者李健男說,深圳迫切需要完備的中醫藥服務與完善的中醫藥產業,光明區新興產業聚集,正適合成為中醫藥發展的基石。
“中醫藥+高科技” 跨界融合激發創新活力
光明國際中醫藥港位于光明區科技城中,規劃總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包括深圳市中藥飲片代煎代配中心、粵港醫療機構中藥院內制劑中心、深圳市中藥材儲備基地、深圳光照中西醫協同醫院、中藥材跨境流通與信息化創新海關監管區域,以及俄羅斯、日本、泰國、加拿大、巴基斯坦、塞爾維亞等國際中試車間等。
古色古香的中醫藥牽手充滿現代感的高科技,不矛盾、不違和嗎?深圳市光明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魏莉莎常常被如此問及。在她看來,深圳是一個年輕化、快節奏的現代都市,其中醫藥事業產業發展也必須符合高效、高科技含量的特點,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
傳統中醫看病配藥,一醫一桌一患者,一桿稱稱藥配方,一個老砂鍋咕嘟咕嘟煮出醇厚藥汁……但在光明國際中醫藥港,見不到這種傳統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廣東省第一個蒸汽動力全自動化智能系統。選藥配方完全靠自動調劑設備完成,智能煎藥機按預設程序煎完藥后,機械臂會自動取藥。10組形似吊車的自動機械臂在煎藥車間里忙忙碌碌,將煎煮完的中藥送至自動設備封袋貼標,電子眼自動生成可追溯的記錄,隨后通過便捷物流系統直接送到患者手中,能滿足每天處理5000~6000個處方需求。在6000平方米的智能無人倉儲庫中,潛伏式智能AGV機器人抬著中藥貨架移動,梳理著902個貨架上的2706個中藥倉位。
“一方面是提高效率、節省人力,另一方面也能保證中藥湯劑的質量。”深圳市中藥飲片代煎代配中心負責人盧億齊坦言,經驗豐富的老藥工慢火熬中藥固然好,但產量太低跟不上需求,如何在擴大產量的基礎上保證中藥質量?這就需要數字技術賦能,以強大的技術支撐保障高效高質。
高效高質,是深圳這座城市的底色,也是這里對中醫藥服務提出的要求。
僅3000平方米的空間,卻高度集合了中藥提取濃縮、丸、膠囊、片劑、顆粒、散劑、茶劑、合劑、洗劑和水凝膠膏劑等全劑型10條生產線……這是光明國際中醫藥港粵港醫療機構中藥院內制劑中心的高端配制,該中心總工程師劉華將該中心定義為具備一定生產能力的綜合性實驗平臺。能研究、能供給,還必須保質保量,如此特殊的要求一般制藥設備滿足不了,劉華跑遍了設備市場后下決心創新設計、專門訂制。于是,嚴格按照GMP設計要求、兼容多條生產線、滿足多種劑型的全自動化生產系統應運而生,可實現生產過程的全程監控和追溯,單班年處理中藥飲片量達300余噸,將高質高效體現得淋漓盡致。
“中醫藥是主體,高科技是工具、手段。”廣東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光明國際中醫藥港黃龍滴丸中試車間負責人馬俊始終強調高科技是為發展中醫藥服務的。他帶領團隊研究的黃龍滴丸源自《肘后備急方》中黃龍湯,又與現代醫學糞菌移植治療理念不謀而合,開發黃龍滴丸就是以高科技為手段最大限度地傳承古方精華。馬俊帶領團隊通過一步步技術攻關,突破“卡脖子”高端制備技術,得到了一粒粒氣味清香如同晶瑩紅豆的黃龍滴丸,并可達到過胃溶解外層、過小腸溶解中層、到達大腸時釋放并定殖菌群的精準靶向治療效果。“療效好而且更方便,更合適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馬俊說。
光明國際中醫藥港要行穩致遠,離不開與現代科學的深度融合。今年2月,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深圳)成為光明國際中藥港的簽約支持單位。該實驗室執行主任、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于非談到,人工智能與中醫診療經驗都需要基于數據統計,二者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他相信有了尖端數字技術的助力,會生產出更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中醫藥產品。
緊抓先行先試機遇 中醫藥發展打通“任督二脈”
建設光明國際中醫藥港是政府下的一盤大棋。早在2020年2月,《深圳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0-2025年)》就提出,支持光明區創建光明國際中醫藥港,同年7月召開的廣東省中醫藥大會也強調了其作為中醫藥產業基地的重要意義。2021年6月,《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到,深化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打造國際中醫藥港;同年12月,《深圳市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實施方案(2021-2025年)》《深圳市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方案(2021-2025年)》明確光明國際中醫藥港建設的15項重點工作。2022年,《廣東省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實施方案》更是專門提出其引擎價值。
“政府搭臺,科學家和企業家唱戲,這是一種全新的機制。”李健男談到,近4年的時間,光明國際中醫藥港就基本建設完備,如此高效率離不開高位推動、上下聯動的創新機制,其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國際視野、釋放了中醫藥活力。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城市,深圳有“先行先試”優勢,這為中醫藥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機遇。目前,光明國際中醫藥港已經取得了“四個先行先試和一個突破”的優異戰績,即先行先試中醫藥進出口政策,簡化審批程序,先行先試建立港澳臺中醫師和其他國家傳統醫師在深圳執業政策,先行先試中成藥及中藥材跨境電商服務機制,先行先試中醫藥跨境流通和認證機制,突破中醫藥經典名方及驗方的審批、開發、生產及標準化等政策。
“各地互通互認的關鍵是建立統一標準,這不僅是政策問題,更是學術問題。”深圳市中醫藥傳承發展研究院院長劉克新提到,當下的目標是多方共同實現粵港醫療機構之間院內制劑的調劑使用,探索與日本、俄羅斯、泰國、巴基斯坦等國家的傳統藥專家交流和制定標準,推進傳統藥產品互認互通,這需要各領域人才共同攻關才能打通中醫藥發展的“任督二脈”。目前,除了于非這樣的科學家,還有日本愛知醫科大學教授、天然藥用植物創新藥研發專家梅澤一夫,加拿大中醫眼科專家于衛東,南部戰區總醫院中藥制劑專家團隊,以及來自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的中醫、中藥研究生正在逐漸加入光明國際中醫藥港,人才“外引+內培”將為其發展帶來活水源泉。
以惠民為核心 從粵港澳大灣區走向國際舞臺
“視網膜色素變性等疑難眼病是世界醫學難題,世界各地有很多患者深受其苦。”加拿大中醫眼科專家于衛東旅居海外30余年,見識了世界各地的疑難眼病,他今年專程回國加入光明國際中醫藥港深圳光照中西醫協同醫院,既是用多年臨床所得服務國內群眾,也是運用豐富的海外行醫經驗助力構建適宜的中醫藥服務對外路徑。
“為人民服務是最重要的核心。”魏莉莎始終強調光明國際中醫藥港的惠民使命——既是為深圳乃至廣東當地的人民服務,更是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世界人民服務,長遠目標是讓全球更多人受益于中醫藥、領悟到中醫藥的獨特價值。
“要踩準人民的需求點。”李健男介紹,集中研發的15種健康系列產品,覆蓋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及的8大系統15種常見疾病,如新冠及其后遺癥、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癌癥、抑郁癥及罕見病等,對于三子養親湯、葛根湯、柴胡龍骨牡蠣湯、小青龍湯、麻杏石甘湯、天麻鉤藤飲、烏梅丸等經典名方產品的開發,更是要求必須優于同類日本漢方藥,為的是打響中醫藥產品的國際品牌。
雖任重而道遠,卻未來可期。光明國際中醫藥港未來的光明圖景正在徐徐展開,傳統而古老的中醫藥將在深圳這片高效率、高科技的土地上煥發出獨特的時代光芒,為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世界各地人民的健康貢獻力量。
記者手記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地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自動”“智能化”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樣一個時代,中醫藥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無疑要與現代科學深度融合以突破“卡脖子”難題,正如《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所強調的“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成果和技術方法,鞏固和發揚中醫藥特色優勢,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光明國際中醫藥港在發展中醫藥方面的有效探索正是對這一論述的生動實踐。
中醫藥與現代科學深度融合,必須以堅持中醫藥內涵為前提。中醫藥雖古老卻理念先進,糞菌移植治療糖尿病、阿爾茲海默癥、自閉癥、肥胖癥等方面屬現代醫學前沿,但其實早在東漢時的《肘后備急方》中,就有名方黃龍湯體現糞菌治病理念。光明國際中醫藥港著力開發的黃龍滴丸,并非另起爐灶的現代新藥,而是在傳承經典古方內涵基礎上進行創新,使其起效更精準、服用更方便,更符合老百姓的實際需求。
堅持中醫藥內涵、汲取中醫藥精華,同時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成果和技術方法,可使傳統中醫藥煥發時代光芒,以高質高效的新形象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光明國際中醫藥港的蒸汽動力全自動化智能系統,選藥、配藥、煎煮、打包、配送全部自動完成,每天能高效處理5000~6000個中藥處方,此為利用高科技將老藥工的實踐經驗進行高效率復制,使中醫藥服務更契合于當下快節奏的社會環境。
目前,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深圳市立足國際視野,在新興產業聚集的光明區大力建設中醫藥港,可謂以高科技之力促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ICP備案:粵ICP備13048506號 (粵)—非經營性—2024—0436 ? 2007 -2024 Wan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深圳網頁設計 沙漠風